3万多双!86岁“鞋垫奶奶”的17载拥军情

2019-07-31 14:58:51  阅读:9283+ 来源:自媒体作者:经济日报

原标题:3万多双!86岁“鞋垫奶奶”的17载拥军情

2003年送给驻地官兵300双,2004年送给入伍新兵1000双,2005年送给解放军驻鲁山某部800双……自2003年以来,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西高皇街道西高皇村的辛秀兰老人十几年如一日缝制鞋垫送给驻地官兵,至今已累计送出3万多双,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鞋垫奶奶”。

7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西高皇村安置小区,86岁辛秀兰住的新房宽敞明亮,客厅里做好的鞋垫一箱箱整齐地摞在一起,老人说:“今年又做了2600多双鞋垫,这两天准备给部队送去。”

辛秀兰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硬朗,精神饱满。说起做鞋垫的初衷,辛秀兰说:“我这辈子跟当兵的有缘,我丈夫1949年入伍,我弟弟也是当兵的。我二儿子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儿子在部队时说训练走路多,容易累脚。我给他做鞋垫时就多做点,让他分给战友。他战友说我做的鞋垫不仅结实平整,而且美观舒适。”

西高皇村未开发改造时,辛秀兰住处只有十几平方米。辛秀兰乔迁新居后,昔日缝制鞋垫的“工作室”如今也发展成了“鞋垫工厂”,粉笔、剪刀、糨糊、各种颜色的线盒、两台老式缝纫机等做鞋垫的工具一应俱全,3个卧室到处堆满了做鞋垫用的布料和未完工的鞋垫。“做好的鞋垫都捆整齐放起来了,一沓10双。”说着,老人拉出几个纸箱子,里面一摞一摞的鞋垫,每双上面都用粉笔标注着码数。

2003年夏天,辛秀兰在电视上看到人民解放军为了抗洪,双手磨破、双脚泡烂,看着非常让人心疼,她当即就产生了为部队官兵纳鞋垫的想法。半年后,当她把缝制好的第一批饱含深情的300双鞋垫送给驻地官兵时,战士们感动不已。

辛秀兰虽已是耄耋之年,但做起鞋垫来丝毫不含糊。洗布料、打浆子、拼布料、剪鞋样、糊鞋底,穿针引线不用戴老花镜。辛秀兰边干活边笑着说:“光缝纫机都用坏三台了,零件也是经常换,这缝纫机到我手里可出力了!”只见她右手扳动着缝纫机台面上的收滑轮,双脚熟练地踩着踏板,手里的布均匀地在针尖上游走,匝布到拐弯处也不停机器,手脚配合十分默契,每个步骤都那么娴熟。

辛秀兰刚开始做鞋垫时儿女们都不支持,街坊邻里也都劝她,担心她的身体受不了。辛秀兰的二儿子周清河是该村支部委员,他告诉记者,“老母亲把做鞋垫当成了职业,早上5点多就起床做,有时半夜一两点睡不着也做,说实在当儿子的也很心疼,但想着母亲这一辈子对军人的特殊情感,长年坚持为他们送鞋垫让人感动,传递的是正能量,后来全家人都开始支持她。在母亲这名老党员身上有我永远都学不完的东西,我入党也是受母亲的教育引导,为尽快加入党组织,一年写了4份申请书。”辛秀兰说:“翻身不忘共产党,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党龄62年,当过组长、队长、妇女队长、大队长和村支部委员,在大队一干就是28年,这一辈子无论干啥从没掉过队。”老人满脸自豪。

西高皇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陈长安告诉记者,每年除了给驻地部队官兵送鞋垫,街道只要有新兵入伍,辛秀兰就每人送10双鞋垫;每逢士兵探家回来,她也会送上几双。最近几年,她送鞋垫的范围逐渐扩大了,辖区环卫工人、厂矿企业的农民工有不少人都穿过她做的鞋垫。

“刚开始做鞋垫时,布料都是自己找的,把家里穿不上的旧衣服给集中起来,废物利用。孩子们来看我,给我送别的不稀罕,送布料我高兴。现在做鞋垫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有人给我送面(打糨糊用)、送布料,还有人帮忙洗布料,缝制鞋垫。”辛秀兰高兴地说。

邢秋玲是区生态环境分局退休职工,住在辛秀兰家附近,平日经常去辛秀兰家帮她缝制鞋垫、打扫卫生。邢秋玲说:“辛奶奶的精神已经带动了周围不少群众,刘玉兰、刘国萍等八九个村民也加入做鞋垫的队伍,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只要有时间就来帮她缝制鞋垫,做好后帮她联系送给驻地官兵。我们要把‘鞋垫奶奶’身上的爱党拥军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传递给更多人。”

据了解,辛秀兰老人2013年被评为西高皇街道道德模范,2015年被评为平顶山市“鹰城好人”,2016年获得河南省委颁发的50年以上党龄荣誉纪念章。

图片拍摄:岳磊

责任编辑: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